优秀案例展示(113)|安阳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突出特色,传承绝学,发挥地域文化优势 1.突出地域优势,整体把握培训节奏,利用螺旋式上升的闭环方案开发课程体系精准设计培训课程。2.名师引领,团队开发,确保课程内容的多样性、科学性、实用性,有机衔接保证课程内容的高质量输出。3.教学形式多样,创造与学习内容、学员特征相匹配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所有参训学员能够深入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促进学以致用。4.服务管理持续创新,增强学员的友好体验,提高培训的效率。
优秀案例展示(11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继教学院:开展专题培训 精心打造“南京专项”服务区域发展 非学历培训选题紧扣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系列化的专题培训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在干部培养过程中甘当绿叶,帮助管理干部优化知识结构,拓展国内外视野,为后续重要工作的顺利推进和个人的发展奠定基础;十几年如一日持续办学,实现选题、招生、培训、总结全周期工作流程规范严谨,井然有序,形成“南京专项”培训品牌。
优秀案例展示(111)|鲁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创新赋能,深化校地合作,助力军转干部转岗转型 鲁东大学作为烟台市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培训承训高校,始终坚持以军转干部需求为导向,提供多层次、专业化、个性化、高质量的教育培训服务,通过培训跟踪管理,推动学习成果有效转化,取得了军转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接收单位和学员本人“三满意”的显著成效。同时搭建服务退役军人继续教育平台,将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经验优势与转业干部的军人素养相结合,为军转干部培训做好服务的同时,实现高校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
优秀案例展示(110)|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继教学院:奋力开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以完整的医学教育资源为基础,以推进全省学校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在提升学生健康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优秀案例展示(109)|山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服务国家战略 助力教育援疆 山东大学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承担服务社会职能,发挥干部教育培训在教育援疆工作中的作用,开展新疆喀什地区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本案例分析了援疆培训项目的创新性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为开展纪检监察干部能力提升培训提供思路,也为教育培训服务边疆建设工作提供了鲜活案例,对高校开展教育培训援疆项目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优秀案例展示(108)|吉林大学继教学院:防疫不停学、吉林大学“在线培训云课堂”助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1.突出学校学科优势,发挥系统化思维,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课程。2.高水平师资负责授课,依托“双一流”建设高校优势资源,聘请院士、行业知名教授团队担任授课教师,确保课程内容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环环相扣,保证课程内容高质量输出。3.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采取线下、线上、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促进学习;服务管理持续创新,增强学员体验,提高培训效果。
优秀案例展示(107)|河南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发挥服务职能 助力脱贫攻坚 以医疗帮扶、智力帮扶惠及当地群众,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开展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以常见病、多发病作为重点,并结合新冠疫情的防治,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中医药服务能力。通过精细设置的课程和新颖、多样、适宜技术培训,参训人员最大限度地消化了教学知识,提升了技能本领,惠及当地群众,社会反响强烈,新闻媒体多次报道,省扶贫办给与充分肯定。
优秀案例展示(106)|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育高素质农民 扶智助乡村振兴 1.注重师资库、专题库、实训基地库三库建设,师资库由专家教授、企业高管、政府官员等组成,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85%,2.与行业协会合作,推荐农业企业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3.突出现场教学特色一是突出岭南特色水果。二是突出农产品配送基地规划建设。4.组织学员交流座谈。5.跟踪服务,回访学员。培训结束后,通过信息平台,即时解决学员企业内所出现的生产经营问题,根据学员要求定期不定期巡访。
优秀案例展示(106)|山东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发挥农业高校优势 聚智助力乡村振兴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将继续教育作为直接“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教育平台,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和社会发展新需求,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深度融合,累计培养培训各类学员20万余人,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优秀案例展示(105)|江苏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培训新模式 1.精心设计,挖掘资源,不断创新优化培训方案; 2.双管齐下,整合资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教学; 3.对接需求,实践教学,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4.回顾总结,反思改进,促进培训工作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