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优秀案例展示(136)|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融合交流,多措并举,打造学习型校园

案例全面详尽地介绍了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这所市属成人高校在学习型校园建设过程中的做法与经验,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科室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思政队伍建设等四大方面,勾勒出学校在学习型校园建设的全景画面,做法扎实,成果丰硕,为其他成人高校进行学习型校园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优秀案例展示(135)|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联合国维和行动系列在线课程建设的启示

本案例从军事职业教育的背景和意义入手,简述了本单位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系列在线课程的数据和学习情况,从“及时答疑课程资源充实”“主动对接部队送课上门”“线上线下融合自主学习”“以身说法多角度设教员”和“证书奖品提升学习兴趣”介绍了在实施在线课程教学的五点有益做法,并且给出了课程在后期建设的2点改进之处。

优秀案例展示(134)|陆军勤务学院:​基于任务驱动的关联型SPOC勤务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应用案例

基于任务驱动的关联型SPOC勤务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应用,结合军校在线教学实际,创新性的提出在军事职业教育平台上开展基于任务驱动的校内SPOC小班线上教学实践,从教学设计、教学步骤、教学效果反馈等方面探索军校课程教学改革。经过实践验证,在帮助学员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创新教员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优秀案例展示(133)|成都市武侯区溢诚教育培训学校:​校外教学点标准化建设

成都溢诚学习中心始终坚持“不忘初心、教育为本、重诺守信、立德立人”的教育使命,把“规范办学、质量办学”作为办学的基本要求,尽可能的把办学收益投入在办学场地、设施设备及学习支持服务等建设上,致力于打造标准化办学中心。坚持以高质量服务的态度,为持续服务好开放教育广大学子打下坚实基础。

优秀案例展示(132)|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混合式教学背景下“家校社”课程思政模式探索

案例中的教学模式在《大都市治理》课程中已运行半年,学生出勤率较高,课堂互动活跃,也有学生表示学习该课程达到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效果,且课程参与感极强,体验很好。笔者在校内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运用这一模式,得到了评审组专家的肯定,获得了一等奖。对其他开放教育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优秀案例展示(131)|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军队军事职业教育学习研究与实践

分析军事职业教育学习中的误区,认清学习的必要性,广大官兵提高思想站位,领导把军事职业教育学习当成党委议题深抓不懈,把军事职业教育学习当成军旅终身学习模式来抓;军事职业教育是军队现代化教育的体现,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建设了众多必要的学习场所;军队军事职业教育的学习必须立足岗位,有效融入部队的“四个”秩序,以破解军事斗争准备中重、难点等问题为突破口。

优秀案例展示(130)|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乐理》混合式教学课程案例

本课程将纯文字的专业理论课程立体的转化为可观赏、可测量、可互动的网络教学资源。在开课前对受众对象做了充分、完善的调研,能针对学情构思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布局、教学设计等方面都有新意,形成既有发散又有递进状态的教学模块,主要特色有: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2挖掘教材透彻深入,教学目标定位准确3教学设计灵活巧妙,有效提供课堂实效4充分融合智慧教育理念,信息化手段运用得当。该课程于2019年荣获北京开放大学优质课。2020年疫情以来,不断运转实施,也成为停课不停学期间的有力抓手。

优秀案例展示(129)|大连理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学辅导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实践与探索

案例根据《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特点和现状,力求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展开了网络教学辅导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方式探讨:以中国数学发展史为切入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哲学、美学等领域内容,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美好情操;引入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讲述当代的重大科技事件和建设成就,弘扬工匠精神;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融入课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优秀案例展示(128)|河海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思政升华教学内涵 同向同行共促全面发展

本文以《水工建筑物》为课程思政载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明确课程总体教学目标,深入挖掘典型思政元素与专业素养元素,提升教学内涵,丰富课程思政案例内容,剖析课程思政具体实践,规范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手段,引导继续教育学生爱国爱家,促进学生职业认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推动课程思政落地开花,打造专业教育与价值引领有效融合的“金课”。

优秀案例展示(127)|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混合式教学背景下“家校社”课程思政模式探索

案例中的教学模式在《大都市治理》课程中已运行半年,学生出勤率较高,课堂互动活跃,也有学生表示学习该课程达到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效果,且课程参与感极强,体验很好。笔者在校内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运用这一模式,得到了评审组专家的肯定,获得了一等奖。对其他开放教育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