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继教发展新思路 | 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世云:延伸教育触角 “破局”自招困境

张晓蒙 中教全媒
2022年04月12日 01:19

图片



引言




随着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文件,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与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有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政策文件逐渐出台,高校继续教育将面临新变局。为此,中教全媒特别开设《继教发展新思路》专栏,特邀高校继续教育院长、书记畅谈新政下继续教育的新发展、新思路。

本期中教全媒体邀请到了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世云,分享暨南大学在继教新政下的做法以及未来规划。



图片

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李世云


文 / 中教全媒体 张晓蒙

众所周知,暨南大学是一所百年侨校,既然是侨校就意味着它肩负着一种特殊的责任。采访过程中,李院长介绍到,暨南大学的非学历教育不仅面向内地居民,同时面向港澳台地区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等。随着教育部出台的政策,暨南大学对于继续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自查,并且正式出文进行整改。李院长说:“学校通过明确归口管理单位来实现管办分离,同时还修订了暨南大学的合同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非学历教育所有项目的整体流程管理,除此之外,也加强了非学历教育所有项目的教学质量监管。总体而言,学校严格落实自招、自管、自办原则,并且严抓教学质量。”目前,暨南大学对于非学历教育的教学检查已经纳入到日常的工作进行常态化监管。

对于非学历教育国家给予了高度肯定,并且李院长认为国家要建立学习型社会,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就需要有支撑的平台和载体,并提到继续教育就是很好的支撑。因此,对于政策的新政他有自己的三点理解:一是规范市场,杜绝打擦边球现象出现。二是倡导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压实学校在办学中的主体责任。三是促进高质量发展,发挥高校专业优势,满足社会刚性需求。

说到自招、自管、自办,是当前所有非学历继续教育都要落实的办学原则,但也同样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到自招,如何做好转型。李院长坦言:“政策的出台对于我们有影响是肯定的,但还需要正确看待。在自招这方面,对于院校来讲肯定是比较弱的,我们对于整个市场的需求了解的并不透彻,之前基本依靠合作的方式进行招生,现在就要向自招转型,进一步提升自招能力。如何破局?两年前,暨南大学根据自身的特点有过一次重大布局——四分院两中心。李院介绍到,教育学院经过校长办公会同意,根据自身特点分别在江门、东莞、深圳、珠海四个地方建立了暨南大学教育学院分院,并且在广州市内成立了两个教学中心。教育学院分院以及教学中心都是由暨南大学自招、自管、自办的,最初是想要将分院布局到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满足其对人才的需求,从而达到延伸办学的目的,具体是依托侨企的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后勤保障,学院掌握办学权,合作的侨企有自己的中职院校,通过这样的合作可以为中职院校的学生提供学历提升路径。另外,和企业合作能够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密切结合,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同时也能解决校企之间的就业与人才需求问题。侨企与侨校的“侨侨”联合是暨南大学的办学特色,是使命,也是暨南大学教育学院一直在探索的中职、成人教育以及技能培训三者合一的新形式。四分院两中心本是暨南大学对于继续教育的新布局,目前看来它也承担起了破局的重任。李院长说:“由于学院本身的招生能力有限,也没有这方面的专业队伍,我们就打算利用四分院两中心补这个短板,用教育做触角,将办学空间向社会延伸拓展,保证教育学院能够与社会结合的更紧密。对市场做分析调研,了解社会各个阶层、行业对人才培训的需求。”

“政策出台,按照政策行事一定没有错,并且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这是李院长在采访中提到。对于学院的工作,他总结了这样一句话:“稳定是前提,规范是核心,发展是目的。”稳什么?要稳基础、稳队伍、稳模式、稳水平、稳思路、稳效能,只有稳才能向前走,因此稳是前提。何为规范?政策是规范的指引,坚决贯彻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从思想上去高度重视,将继续教育当成事业做,要有担当、有使命,依照教育本身固有的规律做。学校也通过制定制度来规范所有非学历教育的办学行为。教育学院拥有自己的法律团队,这也保证了所有非学历教育工作都可以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另外,与媒体合作清理非法招生,对于市场上关于学校的不实信息以及消费学校品牌的现象通过315等途径进行举报,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如何发展?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理解及用好政策,将稳定和规范做好,最终才能指向发展。关于发展,李院认为最主要的是要让继续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和先进性为学生带来便捷。除此之外,要构建服务保证体系,来推动继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是要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引领,持续完善教学和管理制度的建设,加强信息化系统平台,通过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实现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另外要逐步拓展海外办学,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办学模式。

暨南大学教育学院未来的发力点李院做了以下总结:

1.在自招、自管、自办的前提下,对教育市场进行调研分析,找准服务群体,主动服务社会,与社会能够有更紧密的联系。

2.以四分院两中心作为依托,发挥主体作用,延伸办学空间,强调办学自主权,通过培养目标的制定、师资队伍的建设、场地设施、实践环节等方面吸纳社会资源参与到分院建设中来。

3.以教学为媒介,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从各个层次着手构建学习型社会。把人才培养、继续教育培训能够辐射到整个大湾区,构建一个与社会相对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满足社会需求。

4.服务乡村振兴。目前暨南大学已经在梅州成立了暨南大学教育学院的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基地,将办学触角延伸到各个地方,结合当地人才需求,送教上门,培养人才。

您想更多了解暨南大学教育学院,请点击“阅读原文”。



全媒体院校专访


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胡清华:顺势而为 乘势而上 致力建成世界一流人工智能科研和教学基地

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洪兵:回归教育初心 明晰桥梁之职

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胡新荣:应时势 谋新局 促发展 致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

大连海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刘洪波:发挥海事特色办学优势,致力建成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人工智能学院

新疆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星炎:落实新政 积极发展

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唐锦兰:以研促教,智慧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鹏:拥抱新规 在发展中稳步求变

武汉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卢涛:打造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办学新模式,致力建成国内知名省属一流的人工智能学院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赵新:聚力创新人才培养,共塑人工智能未来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杨絮:发挥软件优势  培养高素质技术型大国工匠 向“社会需求服务型”转型




全媒体企业专访


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张震:创造学习效率更高、体验更好的“新大门”

成都泰盟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蓉贝”技术领衔人黄武:严谨之心 诚信之名 “智”造医学教育未来

开课吧创始人、CEO方业昌博士: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让教育回归到人的本质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图片

中教全媒体网教继教院长书记专访 · 目录
上一篇继教发展新思路 | 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世云:延伸教育触角 “破局”自招困境下一篇继教发展新思路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福胜:聚焦主责主业,推动新型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教全媒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